东莞市利兴胶粘制品有限公司
专业生产PE保护膜 , 拉伸膜 , 高温胶带 , 封箱胶纸 , 玛拉胶带等
pe缠绕膜厂家性价比出众
发布时间:2020-07-18







了解拉伸膜行业存在的问题,更好的发展

现在拉伸膜是我们大家都很熟悉的,在这里我们小编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关于我国拉伸膜行业存在的问题,相信了解了问题所在才能更好的解决,下面就来看一下吧。

我国拉伸膜的使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末,其工业化生产在1993年左右开始,投产的企业生产能力一般在500-700吨年,1998年后引进大型设备(shèbèi),单线年生产能力为5000-7000吨。拉伸膜批发包装相同的货物,预拉伸缠绕膜的用量显著减少,所以对缠绕膜的用后回收处理量,也相应地减少了约50%。事实上,在设计过程中,我们应该考虑车间的保温和空气对流问题,因为拉伸过程中拉伸膜的热损失非常快,而且拉深越薄,散热越快。

拉伸膜在国内起步较晚,开始时只有广东、上海的外资企业(Enterprise)使用(其国外的本土工厂已在使用),其用量较小,增长较慢。但随着拉伸膜不断被宣传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接受这种成本低、使用方便的新型包装(packaging)材料(Material)。从2002年开始,拉伸膜的市场需求量每年以35%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从应用来看,在2005年时,国内拉伸膜的总用量已达到12000吨左右,其中机拉膜占25%,手拉膜占75%。另外,有25000吨的产品(Product)用于出口。从生产规模来看,国内拉伸膜总产量在145000吨左右。其中一线大厂的产量在40000吨,国产拉伸膜小线厂的产量在10000吨。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到2014年时,国内拉伸膜的产能已经达到了200万吨以上,其应用领域(domain)也在继续拓展。当前国内拉伸膜厂家数量较多,据不完全统计,大大小小累计超过5000家,竞争压力也在逐渐增大。广泛使用各种材料(木材、钢、纸等),用于复合膜和特殊功能用途的透气拉伸膜、水溶性薄膜、绝缘膜、压电薄膜和防辐射薄膜等。



近几年拉伸膜使用量仍呈现增长之势,相信随着合成树脂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薄膜加工(Processing)设备(shèbèi)和技术的逐步提高,其应用前景无可限量,我们对拉伸膜发展前景依然被看好。那么未来拉伸膜行业应怎样运作才能发展的更好呢?(二)所用树脂的粘度或熔融指数如果每一批膜所用原料的粘度差异很大,就容易在热成型时出现问题,特别是对于聚烯烃塑料,这一问题比较突出。以下是我们提供的几点建议:

(1) 国家有关部门加大拉伸膜推广应用(application)力度,制定切实可行的产品(Product)质量(Mass)标准和包装规范,引导和相关企业(Enterprise)走上健康(Health)良性发展的道路;

(2) 国内石化企业加大聚合技术(Technology)、催化剂和共聚单体开发力度,生产(Produce)出(high)、、成本(Cost)低的拉伸膜专用料,以取代进口料;

(3) 拉伸膜加工(Processing)生产(Produce)企业应尽快借鉴国外的先进生产设备和技术(Technology),提高拉伸膜的质量和档次,建立起行业自律制度,自觉维护市场秩序,防治竞争,坚决杜绝产品流入市场。拉伸膜由于预拉伸的缠绕膜的厚度显著变薄,在包装相同货物的使用量也显著减少,致使总的运输量减少,从而减少运输能源消耗和废气排放量,减少了对大气环境的污染。7、原料(Rawmaterial)中含有性能(xìngnéng)差异较大的杂质。



拉伸膜的粘度如何把控

拉伸膜是一种用来捆裹货物的包装(packaging)材料(Material),它的独特(释义:特有的、特别的)之处就在于它可以利用机械(machinery)拉伸装置(device)或手工产生变形应力。但是您知道拉伸膜粘层的粘度是如何得到控制(control)的呢?1、拉伸膜装满压实后,需及时密封和覆盖,目的是创造容器内的缺氧环境,抑制好气性微生物的发酵。

拉伸膜的制作(Make)材料(Material)有很多,主要取决于产品(Product)的应用(application)领域(domain),所以要想控制(control)好拉伸膜的粘度就可以在材料上下功夫。拉伸膜先是以EVA为自粘材料,但其成本高,又有味道,后发展用PIB、VLDPE为自粘材料,基材现在以LLDPE为主,包括C4、C6、C8及茂金属PE(MPE)。拉伸膜是国内Zui早以PVC为基材,DOA为增塑剂兼起自粘作用生产PVC缠绕膜。拉伸膜并不是所有的C4-LLD都能搭配(collocation),C6、C8材料因其容易加工(Processing)也经常被使用(use)。防止薄膜反面电晕的主要措施是要调节好电晕处理辊前的橡胶压紧辊的压力,压紧辊两端压力既要一致且压力大小又要合适。



展开全文